首页 / 健康教育/ 正文
守护生命的微光
  • 发布人:xnxy120
  • 时间:2024-05-21
  • 来源:
  • 浏览量:408

在许多人眼里,“ICU”三个字母神秘而危险,这是重症医学科的英文缩写。在这里,医生们每天都在和死神进行着无声的搏斗,他们的压力与辛苦超出常人想象。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青年医生李敏攻读硕士研究生时选择了重症医学专业,2015年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ICU医生,在这个“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一干就是9年。他见惯病魔无情,却依旧每一次拼尽全力、挽救生命;他怀揣医者仁心,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扭转了一个又一个不幸者的命运。

同死神“掰手腕”

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救治的集中地,这里只能听到监护仪器尖锐的警报声和护士在病床间穿梭的脚步声,只能看到靠仪器设备维持生命的危重病人和忙于各种穿刺置管的医生……生死边缘,除了绝望,更有希望;除了冰冷,更有温暖。

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一名特殊的病人被送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由李敏负责救治。这是一名基层医院的乡村医生,因为连续三天三夜给感染新冠病毒的乡亲们看病,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合并新冠病毒,出现了急性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及休克症状。

死神随时都会拨动倒计时的秒表,ICU医生是挡在病人和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抢救这位敬业的同行,李敏连续7天日夜守护,他坐在中心监护台面前,听着这些单调又有节奏的声音,看着每一条代表生命的曲线,脑海里再三思索——药水的入量是否精准?是否还能再做些什么让病人受益?一旦监护机器的指标出现异常,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当机立断、解除隐患。“有时,一个生命体征的微小波动,可能触发连锁反应,造成致命的影响。”他说,“只要待在这里,每天24小时,每分每秒,我们都要睁大眼睛,严密观察,因为随时都要准备好和死神‘掰手腕’。”

因为丈夫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妻子的精神濒临崩溃,每次探视她都哭着对李敏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的孩子才4岁……”尽管李敏承受着巨大的体能和心理压力,但他仍耐心地安慰患者家属:“我们肯定能把他救过来,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差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等他转出ICU,你才有体力照顾你的丈夫。”

“转出ICU”的安慰,给了家属希望,也让李敏深感“性命相托”的分量。

在他的全力救治下,半个月后,患者的病情好转,从ICU转出被送入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康复出院时,这名乡村医生送给李敏一面锦旗。

“多救活一个病人,就少一个家庭分崩离析。我觉得ICU是最能帮到人的地方,也是最让医生感到有成就感的地方。”李敏说。

 

心怀对生命的悲悯

ICU的工作艰苦繁重,支撑李敏的不仅仅是一腔孤勇,更有医者对生命的敬畏、珍惜与悲悯。即使见证过无数场生死,李敏认为自己依然看不透死亡。“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所以他不愿放手,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直到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2年11月,一名患有Ⅰ型糖尿病14岁女孩,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期间,喝了一瓶可乐,导致酮尿酸中毒,被送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时已经呼吸衰竭。李敏做了很多努力抢救,但女孩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导致大白肺,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在有呼吸机支持的情况下,血氧也越来越差。眼看着女孩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微弱,李敏仍不放弃,在做最后一次心肺复苏时,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李敏有深深的挫败感,也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想要救治情况复杂的重症病人,ICU医生需要不断地攀登医学的高峰。深思熟虑后,他向医院提出申请,前往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拥有全国顶尖的ICU,一般医生进修时间是半年,但李敏选择进修一年。进修期间他勤奋好学,对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不甘于浅尝辄止,而是一头扎进辛苦的重症监护临床实践中将其运用检验、融会贯通,他因此备受导师信任,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担任了医疗小组长,带组管病人、病区,因表现优异,他还被评为2023年度东南大学附属医院优秀进修生。

李敏一直没有忘记那名早逝的14岁女孩。他说,这个女孩没有被救回的遗憾与内疚,让他提升自我的愿望特别强烈。“我在南京每次学会一项新技术,我都会想起这个孩子。以后如果有类似的病人在我手上,我也许可以做得更多。”

 

扭转不幸者的命运

ICU除了收治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还有需要度过手术危险期的病人。虽然ICU医生没有直接操刀手术,但手术的病理、生理过程必须全部掌握,才能做好术后的重症监护工作,他们因此被称为“不动刀的外科大夫”。

61岁的李神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都存在严重问题。今年3月来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时,她即使坐着轮椅也呼吸不畅,脸色发黑,不及时手术有生命危险。3月15日,心血管外科专家贺大璞教授为李神清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时间长达6个小时。术后李神清被送往ICU,从南京学成归来的李敏主动请缨接下了对其监护的重任。

心脏手术期间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术后心脏复跳后,病情以秒为单位变化。术后李神清在24小时内出现多次突发危急情况,先是突发室性心动过速,术后13小时左右又出现恶性心率失常,紧接着又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情况一度十分危急。李敏三天三夜守在病床前没有回家,累极了就在科室的值班室眯一会儿,实时跟踪观察患者状态,一有异常第一时间反应,确保了每次突发情况都得到迅速的解决。

昏迷的病人无法自述感受,ICU医生最宝贵的经验都来自床边的观察。李敏最常做的一件事是蹲在病人床边的尿袋旁,数一分钟滴几滴尿,以评估药水的计量是否合适,这是他和病人之间无声的交流。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心脏像易碎的玻璃一样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心衰,李敏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呼吸机,监测血流,药水的入量出量精确到每小时多少滴,他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学习到的先进技术,成为关键时刻呵护病人生命微光的利器。

术后的十天,李神清从心脏跳不动依靠临时起搏、IABP等各种心脏辅助装置,到慢慢撤离辅助装置,再到病情平稳转出ICU到普通病房,并于4月10日顺利出院。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标志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在心脏外科手术和术后护理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更意味着本地危重棘手的心脏病人不需要冒着病情加重的风险奔波到长沙和北上广的大医院动手术,在家门口就能治好大病。

救人于命悬一线,这便是ICU医生的事业。

深入地为病人考虑,把自己的所学、所能全部用来救治病人,在李敏看来,所谓医德,尽在于此。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夜阑人静到晨光熹微,不顾饥渴疲劳,寸步不退、一心赴救。

“当悲伤和绝望无声蔓延,是你们将阴霾驱散,将阳光召唤;当病魔和死神危害人间,是你们将生命点亮,将人心温暖。”这诗句是对李敏和他所代表的ICU医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重症医学这一崇高事业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