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 发布人:admin8
  • 时间:2016-07-30
  • 来源:[db:来源]
  • 浏览量:1617
  

新项目介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小分子(分子量约为15kDa)可溶性细胞质蛋白,是心脏细胞胞质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在人心脏中占胞质蛋白的15%。正常条件下血流中几乎检测不到H-FABP(生理条件下,血清浓度在5ug/L以下),当心肌细胞受损时,H-FABP释放并迅速进入血循环(大于19ug/L(有建议12ug/L)即显示有明显心肌损伤),可以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一、我科开展H-FABP检测情况

1、项目开展时间:2016年4月起

2、项目检测方法:增强乳胶免疫比浊法

3、项目申请代码:HYXZXZFS

二、H-FABP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1、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1988年GLATZ推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陈莉莉等报道32例AMI患者中,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H-FABP,以>16.8ug/L做诊断值,3小时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29%、84.38%,3-6小时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1.8%,显示了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标志物,且3小时内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其他标志物cTnI, CK-MB和Mb。研究证明在AMI早期,H-FABP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其他心肌标志物。

2、H-FABP与再梗的判断   早期诊断再梗的理想指标应具有进入血循环较早且清除迅速,这样即能很快返回梗死前浓度值。H-FABP满足该特征,梗死后1-2小时内出现,5小时达高峰,20小时返回基线。H-FABP的浓度与此前的值快速升高反映再梗,胸疼发作10小时后H-FABP再次升高可判定再梗,而其他心肌指标没有充分的敏感性。

3、H-FABP与梗死面积估测的关系

    心肌标志物提供了一种梗死面积测量的替代方法,H-FABP在胸痛后快速、足量的释放入血及24小时内迅速的从循环中清除,如果按足够的频度采集血标本的话,使得它适用于梗死面积的早期测定。 Glatz和Sohmiya等分别研究证实血浆H-FABP估测梗死面积与TTC染色、CK-MB、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梗死面积相关性均非常好。H-FABP的好处在于比起CK-MB,α-HBDH两种标志物可以更早测定梗死面积,他们各自需要时间为24h、48h、72h。

4、H-FABP和再灌注的判定
    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建立显著降低了病死率和死亡率。但是溶栓治疗成功再灌注的比例只有50-80%。没有再灌注的患者进行再次的溶栓、或PCI治疗。临床上,通常通过一些临床特征间接判定如胸痛消失、ST段抬高的回降、再灌注心率失常的发生(恶化的室性心律)。仅依靠临床特征判定再灌注敏感性不足,而H-FABP作为判定溶栓治疗后再通的敏感性指标已有报道。Abe等证实溶栓后30分钟H-FABP升高大于1.5倍(与治疗前浓度值相比),判定再灌注的准确度为100%,60分钟后降为94%。用H-FABP判定再灌注的好处在于其非常迅速,甚至有研究证明为15分钟。Ishii等的研究证实H-FABP的升高大于1.8预测再灌注的准确度在最初的60分钟内,15分钟时为93%,30分钟时98%,60分钟时100%。Groot 关于H-FABP判定再灌注作用的研究支持以上观点。

5、H-FABP和AMI后危险预测
    通常有选择心功能的Killip分级、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既往心梗史、是否为ST段抬高型心梗等临床资料,来识别AMI后高危患者、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但其特异性太差;而选择炎性因子或细胞因子预测心脏事件,由于其易受全身、外部因素影响,测量误差很大,心脏特异性较差,临床应用很受限制。Suzuki MIshii J通过研究证实了H-FABP能可靠预测AMI后的不利心脏事件。

6、评估心力衰竭预后

Akimoto等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示: H-FABP是与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发生心脏事件风险相关的独立变量;尤其是对于轻型慢性心衰(NYHA分级Ⅰ-Ⅱ级),H-FABP升高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比例明显高于H-FABP正常的患者(34% vs 4%,P<0.01)。随后Niizeki 等研究示: 心力衰竭进展期患者血H-FABP升高, 升高程度与不良预后相关;其预测3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脑利钠肽(BNP);H-FABP释放反映了心肌进行性损伤。

该项目在一些国家获得认证已达10年之久,在国际上已获得广泛推广和认可。国内各大型医院也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