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admin8
- 时间:2018-10-25
- 来源:[db:来源]
- 浏览量:1548
2018年9月2日,一名孕28周宝宝由一县医院急诊宫内转运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9月6日,体重只有1.1kg的宝宝由产科转入新生儿科。
因为过早出生,宝宝多器官功能发育不全,患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感染等,抵抗力低,救治过程中需要闯过很多道关卡,孩子需要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给氧,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要通过静脉输入各种药物,包括抢救、抗感染及氨基酸与脂肪乳等各种药物。而对于一个孕28周出生体重仅1.1kg的早产儿宝宝来说,皮肤娇嫩,血管既细又脆,外周静脉用药难度非常大,需要从脐静脉置管输入药物。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邝爱玲组织科内脐静脉置管小组人员讨论后,决定为患儿实施脐静脉置管术,利用脐静脉为宝宝搭建“生命的桥梁”,大家很快即达成一致意见,制订了置管方案,同时将相关情况向医务部进行了汇报。
据了解,新生儿复苏、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是利用新生儿脐静脉,为新生儿静脉通路搭建了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脐静脉导管注射药物、静脉营养,最多可留置10~14天。此举可有效避免患儿治疗期间多次穿刺的痛苦,减少患儿疼痛刺激和皮肤穿刺,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的成功率。
俗话说,新生儿科医师就像“绣花姑娘”。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脐静脉置管技术难度确实非常大的。首先脐静脉导管的插入,必须顺着静脉走向螺旋式插入,稍有不慎导管就有可能进入肝血管,要将绣花针一样细的导管末端准确放置在准确的位置,这就要求穿刺前要经过仔细测量,精确导管长度,以及过硬的操作技术,没有一定水平的医务人员,一般都不敢贸然操作。儿科新生儿科主任邝爱玲和刘刚主治医生,曾专程前往湘雅医院学习这项技术。学习期间,在湘雅医院累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在宝宝入院当天,在邝爱玲主任、刘刚主治医生、李卫萍护士的强强联手下,成功为宝宝置入脐静脉导管,并顺利输入静脉营养液,重新为宝宝搭建了“生命之桥”。为保障置管护理水平同步,李利香护士长提前将脐静脉置管护理要点、难点、观察要素等内容对骨干护士进行了培训,并逐步在全科铺开。为确保导管通畅,位置没有偏移,医师及护理人员随时观察宝宝脐部置管情况,班班交接记录。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宝宝目前身体状况良好,体重迅速上升,已经顺利脱离了呼吸机。
据悉,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可以开展高频机械通气、新生儿换血技术等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此次成功开展的首例脐静脉置管术,是该院儿科·新生儿科开科以来的又一次新突破!(院办 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