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超声内镜,火眼金睛!——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首例超声内镜(EUS)顺利开展
  • 发布人:admin8
  • 时间:2020-09-30
  • 来源:[db:来源]
  • 浏览量:1676
    2020年9月25日,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顺利完成了该院首例超声内镜(EUS),该项内镜与超声相结合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系疾病的内镜诊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患者是一位57岁的男性,因大便习惯改变1年行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距肛门约20cm处有一肿块,大小约2.5*1.5cm,广基,表面呈分叶状”。为进一步明确肿块的基底部情况和指导下一步治疗,经消化内科团队讨论后,在科主任胡久叶主任医师指导下,由匡晓琴副主任医师和周青敏主治医师操作,先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所见明确“肿块为起源于黏膜层的稍高回声,与黏膜肌层分界不清,内部回声均匀,黏膜下层、肌层完整”。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然后为患者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将乙状结肠肿块经内镜微创予以完整切除。

    超声内镜(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通过内镜顶端的超声探头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诊断病变的起源层次,并可根据大小、回声特点等初步判定肿瘤性质,明确是生理性改变还是病理性改变、是器质性改变还是功能性改变等。

    超声内镜(EUS)适用于:1、消化道粘膜下病变或腔外压迫的诊断及鉴别;2、消化道肿瘤的分期和术前疗效的评估;3、消化道良、恶性溃疡的鉴别;4、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愈合质量的判断;5、胰腺、胆总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6、纵隔病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和疗效判断;7、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置管术、胆管造影术、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腹腔神经节阻滞术等。

    超声内镜(EUS)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继2009年以来,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的又一项消化内镜前沿诊疗技术。“4E”技术的全面开展,得益于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团队的默默付出,以及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4E”技术标志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镜诊治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地市级医院的领先水平,巩固了医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郴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优势地位。(消化内科 周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