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的希望
- 发布人:admin8
- 时间:2021-03-24
- 来源:[db:来源]
- 浏览量:1577
“给当地带去急需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培养一支专业的医疗队伍,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工作当中去,有效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让卒中患者重新站起来,开始一段新的幸福人生,是作为一名脑血管病医生的毕生追求与价值。”这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医生龙亮的初心。带着这份初心,2020年3月30日,作为湖南省第九批援疆队成员之一,他成为了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科(神经内科)副主任,开启了致力降低当地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致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援疆生涯。
新疆托克逊县因地理环境与气候特殊,加上当地生活饮食习惯因素影响,脑血管病高发,脑卒中是其发病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急性又严重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费用的特点,给当地个人、家庭及社会带去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健康安全。
深感龙亮精湛的医术解救自己于多年痛苦的疾病折磨之中,老大爷出院之际特意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锦旗表达了老大爷的谢意,更表达出了当地对于脑血管救治技术的迫切需求。“在郴州,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常规治疗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吉兰—巴雷、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在这里,却还是无法确诊治疗。更不要说复杂颅内动脉瘤,多数时刻无法及时诊断,只能往上级医院转。耗时耗力耗财不说,有时候还会因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救治无望。”目睹当地现状后的龙亮积极发挥专长,成功开展实施了多项技术,救治了多起危急重症脑血管病例,托起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的医疗救治重任。
突发昏迷伴有左侧肢体偏瘫1小时——龙亮接诊后初步考虑为急性脑干梗死,立即行急诊神经介入手术,术中发现为基底动脉夹层,迅即予以动脉溶栓+颅内动脉成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苏醒,左侧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最后在经过序列治疗后,患者没有留下任何神经功能障碍,自行步行出院。
为此,他牺牲休息时间,实事求是调研当地脑血管病发病及救治现状,在结合当地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了一万余字的脑血管病现状调研报告和神经病学科发展建设规划。得到当地医院领导和援疆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后,他竭尽所能,不仅组建起了神经病学科病区,配套了神经介入设备、耗材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团队。还充分利用医疗援疆队员专业的优势,主导成立并积极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托克逊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作为脑血管科副主任,卒中中心名誉主任及卒中救治专家,他多次到上级医院交流卒中中心建设经验,科学管理,合理分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撰写了卒中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并监督具体实施,力求借助中心的建设,整合医疗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他24小时待命以响应卒中中心急会诊及其他工作,多次向全院进行卒中救治及中心建设相关知识培训,参与救治演练,质控总结并落实改进措施,以求不断完善提高,正是在他倾尽全力的推动下,当地急性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的救治病例数及救治率、救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脑血管疾病专科建设发展。
点亮新的希望
——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援疆医师龙亮
这,正是神经内科医师龙亮援疆工作的核心所在。
带去急需的医疗技术
2020年7月13日,一面上书“德艺双馨、待患如亲,深沐党恩、重获新生”的锦旗送到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科(神经内科)副主任、援疆医疗专家龙亮手上。
2020年7月13日,一面上书“德艺双馨、待患如亲,深沐党恩、重获新生”的锦旗送到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科(神经内科)副主任、援疆医疗专家龙亮手上。
送锦旗的是一位73岁的老大爷。因“反复发作性头晕10余年,加重伴站立行走不稳1个月”入住托克逊县人民医院。接诊后,龙亮了解到,老大爷来托克逊县50余年,长期独居,经济条件有限,多年饱受脑血管病反复发作的折磨。经造影可见老大爷四根入颅大血管已闭塞两根(双侧颈内动脉),整个大脑几乎全靠残存的两根椎动脉代偿供应,但其中一根重度狭窄,另一根极重度狭窄,可以预见两根血管不久将会出现闭塞,而其中任何一根一旦闭塞都将急速危及生命!不能再等了,就诊当日,龙亮即为其做好手术方案,第三天实施了该院首例颅内动脉多根狭窄开通多支架植入手术。术后,老大爷即感头脑较前清晰,第二天下地走路也较前明显稳健,再无跌倒发作。术后观察到脑缺血症状消失,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后,老大爷康复出院。
深感龙亮精湛的医术解救自己于多年痛苦的疾病折磨之中,老大爷出院之际特意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锦旗表达了老大爷的谢意,更表达出了当地对于脑血管救治技术的迫切需求。“在郴州,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常规治疗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吉兰—巴雷、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在这里,却还是无法确诊治疗。更不要说复杂颅内动脉瘤,多数时刻无法及时诊断,只能往上级医院转。耗时耗力耗财不说,有时候还会因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救治无望。”目睹当地现状后的龙亮积极发挥专长,成功开展实施了多项技术,救治了多起危急重症脑血管病例,托起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的医疗救治重任。
突发昏迷伴有左侧肢体偏瘫1小时——龙亮接诊后初步考虑为急性脑干梗死,立即行急诊神经介入手术,术中发现为基底动脉夹层,迅即予以动脉溶栓+颅内动脉成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苏醒,左侧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最后在经过序列治疗后,患者没有留下任何神经功能障碍,自行步行出院。
突发头痛,智力下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3天——既往遇上这种疾病,该院不敢接诊也不敢处理。龙亮仔细分析,根据临床经验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予以相关治疗,第二天患者便头痛减轻,情绪变稳定,攻击行为消失,第三天患者病情大大好转。最终,没有留下任何神经后遗症,患者痊愈出院。
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3小时——此病既往在当地医院无有效治疗方法。龙亮接诊后考虑为耳石症所致良性位置性眩晕,当即予以手法复位,一复位,患者眩晕、恶心感立马消失,入院第3天完全缓解出院。
急性脑梗死,偏瘫卧床大半年时间——通过义诊结识了这位患者后,龙亮主动与其建立家庭医疗关系,定期上门查看病情,指导偏瘫肢体训练及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经过约半年的见诊指导,该名患者原来僵硬的关节得到改善,肌肉也较前饱满,偏瘫的肢体也能在床面移动,患者和患者家属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
截至目前,龙亮已带教指导完成神经介入手术70余台,其中包括吐鲁番地区第1例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新开展了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等神经介入技术及耳石症眩晕手法复位等各项先进医疗技术,赢得了当地百姓及医务人员的高度好评。
留下专业的医疗队伍
“医生最看不得病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煎熬。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我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将疾病一一斩落。但是,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更应该带动当地的脑血管科学科发展,为他们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一支能在疾病面前打胜战,且能持续发展壮大的神经病学专业医疗队伍。”龙亮告诉记者。
“医生最看不得病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煎熬。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我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将疾病一一斩落。但是,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更应该带动当地的脑血管科学科发展,为他们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一支能在疾病面前打胜战,且能持续发展壮大的神经病学专业医疗队伍。”龙亮告诉记者。
为此,他牺牲休息时间,实事求是调研当地脑血管病发病及救治现状,在结合当地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了一万余字的脑血管病现状调研报告和神经病学科发展建设规划。得到当地医院领导和援疆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后,他竭尽所能,不仅组建起了神经病学科病区,配套了神经介入设备、耗材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团队。还充分利用医疗援疆队员专业的优势,主导成立并积极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托克逊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作为脑血管科副主任,卒中中心名誉主任及卒中救治专家,他多次到上级医院交流卒中中心建设经验,科学管理,合理分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撰写了卒中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并监督具体实施,力求借助中心的建设,整合医疗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他24小时待命以响应卒中中心急会诊及其他工作,多次向全院进行卒中救治及中心建设相关知识培训,参与救治演练,质控总结并落实改进措施,以求不断完善提高,正是在他倾尽全力的推动下,当地急性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的救治病例数及救治率、救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脑血管疾病专科建设发展。
考虑到脑血管科(神经内科)是新成立的科室,医务人员几乎没有系统接触过神经病学专科知识。龙亮决定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专科小讲课、专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文献解读、教学查房、专科技能培训考核、急救技能培训及常见危重症处理等多项制度的推行,帮助他们迅速夯实神经病学基础,并能灵活应用,建立神经病学诊断思维,迅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每周二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基层医院巡诊,义诊宣教,每周四对医院及医共体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这仅仅只是他每周工作的一小部分安排。从去年4月开始,他已经主持疑难病例讨论20余次,业务学习30余次,教学查房50余次,到乡镇卫生院下乡义诊及查房活动20余次,参加院内急诊会诊及危重病抢救20余次,正是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被不断带动提升。
在此基础上,龙亮还与医院两名汉族医师任礼麒、李真鹏和一名维吾尔族医师阿依古扎丽.吐尔逊建立起师徒关系,通过“传帮带”手把手教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好的医疗技术传授给他们。
如今,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零基础的任礼麒,已经能够对常见脑血管疾病做到准确诊断,正确处理亦能独立操作基本的神经介入手术(全脑血管造影、颅外段的血管支架植入术),鉴于进步迅速,已担任脑血管科副主任,作为科室学科带头人培养;李真鹏和阿依古扎丽.吐尔逊都能熟练掌握神经学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成为了学科骨干医师开始培养……
“从小我就知道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地大物博,民风淳朴,虽然她目前的发展还不均衡,尤其是医疗,较内地来讲仍有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怕吃苦,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当地百姓点亮生活的新希望!”龙亮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唐丽)